欢“剧”一堂,新春惠民专场《运河风情》上演
发布时间:2024-02-16
浏览次数:5108

曲韵流芳,艺绽风华。2月15日,新春惠民专场《运河风情》扬州曲艺综合演出在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上演,扬城曲艺好手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演出。

本场演出包含评话、清曲、弹词、小品等形式。“皮五辣子”是扬州曲艺中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之一,扬州弹词表演唱《皮五本是邻家人》将说、唱、表演结合,新颖活泼地将皮五辣子的故事娓娓道来,体现了他在扬州人心目中的独特地位。扬州评话《盐官拒贿》讲述康熙年间,新任扬州的两淮盐运使张应诏为官清廉,拒绝贿赂的故事,体现了扬州仪征十二圩独特的盐运文化与廉政文化。随后上演的国风歌曲《红颜如霜》《悟空》让人眼前一亮,“抒古韵以新声,追传统于未来”,当传统音乐遇上流行旋律,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。扬州弹词《啼笑因缘·赴约》讲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,在天桥唱大鼓的姑娘沈凤喜在母亲沈大娘安排下,与大学生樊家树在先农坛碰面约会的故事。由于凤喜接了新馆子唱大鼓,要做新衣服,想跟樊先生借钱,又想问问他是否有家室,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故事。

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,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。演员以优美的歌声和精湛的表演,倾情演绎了戏歌《我伴梅花报春来》《戏曲联唱》诠释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。家风正则民风淳,家风好则政风清。小品《五女拜年》讲述女儿们给父亲拜年的故事,但不比财帛比孝心,体现传承廉洁家风,弘扬廉政清风的重要性。扬州评话《武松选段》选自扬州评话传统长篇书目《水浒》。扬州评话王派《水浒》,是以王少堂先生为代表的扬州评话最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。以《武松》《宋江》《石秀》《卢俊义》四个十回见长,表演讲究神出我心,情托己意。扬州清曲始于元,成于明,盛于清,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,被誉为“民间俗曲的活化石”。最后的扬州清曲《古城雅韵》以扬州清曲的形式演唱了与扬州有关的经典诗词。

扬州清曲、扬州评话、扬州弹词是扬州曲艺的三朵奇葩。此次新春惠民专场《运河风情》扬州曲艺综合演出,扬州市曲艺研究所为观众们带来了清曲、评话、弹词等节目,展现了扬州曲艺的独特魅力。

主办单位(版权所有):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
技术支持:网景科技